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4章 你懂什么!(1 / 2)

李建国对此倒是看得很淡。

这种误会很难澄清,想要洗清嫌疑,难度极大。

即便上面出来解释,民众的先入为主的观念也太强烈,对李建国的态度仍旧会摇摆不定。

“你们说的我有点听不明白,破烂侯,你说的他保护的东西怎么在别人眼里就变成了赃物?”

韩春明按捺不住好奇,大胆发问。

“哼,你小子要学的还多着呢,分不清好坏,还总是摆出一副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

破烂侯的语气带着严厉。

这番话并非仅是针对韩春明。

外界对李建国的看法与他如出一辙。

韩春明心中也不免有些无奈的自嘲。

如果不是关大爷明智,破烂侯只怕也会和他一样对李建国有偏见。

“你这话是何用意?”

韩春明不解,他对关大爷和破烂侯的为人再清楚不过。

说他们嫉恶如仇绝不过分。

这样的两人,怎么能和李建国把酒言欢,谈笑风生?

“人得有自己的见解,不能盲目跟风。”

关大爷正想要继续,却被李建国轻笑着打断。

“老是说这些就没意思了,关大爷,我刚才好像听说春明在义利食品厂找到了工作?”

“是啊,春明刚从插队的地方回来,费了番周折才在食品厂谋得职位。”

工厂的工作依旧被视为铁饭碗,食品厂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职场。

不仅等到遇优厚,关键是能解决温饱。

但李建国深知时代在变,风向已不同往日。

“时代不同了,我不建议继续追求进厂的工作。”

“不进厂?那还能做什么?”

韩春明对此感到困惑。

自幼,无论是家中的长辈,还是外界的舆论,都在向他灌输一个观念:唯有进厂工作才能算是有出息。

其他的都是不务实的追求。

李建国对韩春明家的变故了如指掌。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当了市革委的委员,两家的关系也不至于恶化到如今这步田地。

站在春明妈的角度思考,李建国也会选择保持距离。

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关大爷和破烂侯那般际遇,怎能毫无保留地信任?

关大爷明白,李建国不会毫无理由地发表见解,他这么说必然有其根据。

“你是不是知道了什么内情?”

“因为为高考很快就要重启了。”

“高考恢复?”

这消息让在座的人都感到困惑。

韩春明对此没有太过上心。

他对学习并无多大兴趣,唯独对历史有些许研究。

在他看来,即便高考恢复,有幸读完大学,将来的工作和等到遇、社会地位,未必就能比工厂工人更好。

在过去,这样的想法没错。

但现在情势已经不同。

为了加速建设,高端人才将在未来成为国家快速发展的支柱力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读大学就是唯一出路。

但至少,它要比在工厂工作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