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这一幕让于夫罗以及站在不远处默默观察着一切的郭图都是一愣。
须卜骨都侯抽出了长剑,然后在上半身的兽皮上擦了擦血迹扭头看向了不远处的于夫罗,随后单膝下跪剑尖着地左手抚胸说道:
“须卜骨都侯愿跟随大单于,须卜骨都侯早就已经受够了汉人的气。”
“须卜骨都侯全族听从大单于的调遣。”
低着头的须卜骨都侯此时感觉后背都在往外冒着冷汗。
杀害同族,实属无奈。
从那天在于夫罗让他进帐询问羌渠单于的命令的时候,须卜骨都侯就感觉到了于夫罗的杀意。
这些部落头人当中,属他的兵马居多,有三千多人。
如果于夫罗想要杀人立威,那毫无疑问,他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
于夫罗今天晚上摆下宴会,就是要杀人立威,清除异己。
他若是不这么做,于夫罗必定会找借口杀他。
但是现在不行了。
他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于夫罗,并且还杀了反对于夫罗的部落头人,于夫罗就算是想要杀他,也不能马上动手。
因为杀了他,会失去其余部落的人心。
于夫罗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将目光看向了不远处的郭图。
郭图微微点头示意。
而随着须卜骨都侯站出来支持于夫罗,剩余的所有部落头人也都站起身来跪倒在了地上。
但这并不代表事情就此结束了。
于夫罗缓缓的将目光从每个部落头人的身上一一扫过,然后开口说道:“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哦暂时留在这里,将我的命令传达给你们的部落,听从我的调遣。”
“明日清晨,大军开拔,攻打平城关,等待平城关告破之后,你们就可以回到各自的部落了。”
“当然,我也会信守我的承诺,以后每攻打下一座城池,都会让你们的部落尽情的掠劫,你们所有获取的财富,都将是你们自己的,任由你们自己分配。”
“你们可以将所有获得的财富,都带回你们的部落,壮大你们的部落。”
还是那句话。
绝大多数的匈奴头人都不懂得什么天下大势。
摆在面前的利益,才是他们最在乎的。
谁能带领他们获得财富,他们就支持谁。
这是草原之上的一贯行为。
当年的冒顿单于如此,今天的于夫罗和当初的冒顿单于并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他于夫罗杀的是他于夫罗的父亲,又不是他们的父亲。
所以,当于夫罗的这句话说完之后,一些匈奴头人已经开始欢呼了。
...........
平城。
这里在后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大同。
自古以来,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里就一直是草原异族南下的必经之地。
赵国曾经便在此修建长城,抵御匈奴的入侵。
后始皇嬴政一统六国,又再次开始修缮长城。
此处不光连接身后的马邑平原,同样也可以从此处走代郡,入幽州,南下冀州平原,一路横扫封锁黄河以北。
平城关与其说是关,倒不如说是一座城。
一座修建在两山之间的城。
面向漠北的北面城墙上到处都是斑驳的痕迹。
爬满城墙的苔藓也不能完全遮盖住曾经被战火侵袭的青石。
镶嵌在城墙缝隙的箭簇腐烂的只剩下卡在缝隙中的箭头。
城垛上暗红色的印记,代表着曾经这里沾染过洗刷不净的鲜血。
时值正午,烈日悬空。
平城关的北面城头上密布着汉军的士兵。
足有千人之多。
靠着城垛的一侧
热油在青铜鼎内烧的冒着漆黑的浓烟。
在北面城墙的最中间一段,数十名精锐的汉军士兵中间站着一个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身着黑袍,外面套着锁子甲,腰间佩剑,目光正望着此时北面数十里连营的鲜卑大军。
身高七尺有余的中年男人名为申屠备,面相白皙,五官中正。
申屠这个姓氏可以追溯到西汉开国。
秦末,申屠嘉便在汉高祖刘邦军中跟随刘邦一同南征北战。
张苍任丞相之后,申屠嘉升任为御史大夫。张苍免去丞相之后,孝文皇帝刘恒任命申屠嘉为丞相,以原来的食邑封为故安侯。
申屠嘉一生经历了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五朝,毫无疑问的五朝元老。
新莽更替之时,其祖申屠建更是一度封王为平氏王。
《东汉观记》云:“申屠志以功封汝阴王,上书以非刘氏,还王玺,改为颍阳侯。”
申屠氏传至申屠备这一代,已经过去了二十四世。
要说申屠备能担任这个雁门郡太守,还有段羽的关系。
正是当初段羽将王柔杀死之后,申屠备被提任成为了雁门郡太守。
四年雁门太守,如今已经马上到任满之期。
头四年也是因为段羽的原因,匈奴还有鲜卑都很消停。
而眼看着马上就要任满了,却迎来了鲜卑数万大军,而且还是因为段羽。
申屠备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现在的心情了。
就在数天之前,还在马邑的申屠备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让其前往平城,准备打开平城让鲜卑大军进入雁门郡。
在收到这个命令的第一时间,申屠备并没有觉得什么。
朝廷现在和段羽在打仗,有可能是让鲜卑骑兵进入并州帮助攻打段羽。
毕竟雇佣外族骑兵这种事情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羌族,休屠,匈奴,鲜卑,乌桓这些异族都被大汉雇佣过。